对话乔杉 | 连续逆跌,为什么他一出手就是黑马?
对话演员乔杉:深耕“喜剧世界” 希望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收起
绝地黑号网专稿 电影《一雪前耻》又逆跌了,成为了中秋档一匹最“不意外”的黑马。
影片预售前期并不被看好,市场反馈平平,但上片之后,票房一路猛进,稳居单日票房亚军,并实现逆跌,最终一路高歌至档期亚军。
可见,喜剧的市场“笑果”十足。和过往其他强后劲的喜剧电影一样,《一雪前耻》同样率先“笑傲”东北地区。很大程度在于该片自带强烈的东北地域气质,以及主演乔杉、马丽等一众“笑匠”的号召力。
只是《一雪前耻》的幽默和过往大众印象里的那些东北爆笑喜剧稍有不同,它是东北人和这片土地碰撞出的黑色幽默。
这种“不一样”恰是影片的另一种惊喜。
好友看完影片第一时间告诉乔杉,“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影片风格,太好玩了,看预告的时候完全想不到是这种感觉的影片。”
得到好友如此的反馈,乔杉甚是欣慰。他坦言当时看完剧本,就觉得这个影片很有意思,“这是我觉得近几年市场上都没有过的电影。”
有趣的是,他在电影《一雪前耻》里饰演的老大,和此前电影《人生路不熟》里的周东海形成了某种联动——都曾是货车司机,并智斗“油耗子”(通过盗取车辆油箱里的油取得暴利的人)。只有老友马丽之前在《人生路不熟》饰演其妻子,这次摇身一变,化身“超强辅助”的前任。
做客绝地黑号网《对话》栏目,乔杉不禁感叹命运的神奇,“都是巧合,但很有趣。”
除了这些熟悉的设定之外,这次剧组堪称“熟人局”,除了马丽,还有包贝尔、潘斌龙等人,更是继《爱笑会议室》之后,看到了乔杉和修睿的“合体”,“大家配合的次数很多,现场真的非常默契。”
01
电影《一雪前耻》曾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中荣获“最佳创意项目”大奖,彼时片名叫《君子残存不少》。
那届评委会主席则是导演王家卫,评委会给出的评价是,“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,荒诞而充满张力,人物鲜活,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,是一位扎根民族和人类学范畴的纪录片大家在电影语言上的新尝试。”
本片由于广义和于秋石联合执导,尤其是是于广义导演在东北生活多年,曾拍摄了多部脍炙人口,表现东北人文风貌纪录片。“在剧本里写的东西,都会有一种纪录片的感觉。”这种气质深深吸引了东北人乔杉,“有一种凛冽的感觉,是独属东北的故事。”
导演于广义在东北生活了大半辈子,看过很多事和人,肚子里也装了很多的故事,“不写出来憋得难受。”
导演在同乔杉聊剧本时,反而讲述了很多自己身边的故事。因为在这个角色身上,或多或少有着导演和他周边人的影子。
看乔杉眼里,老大对弟弟始终有一种强烈愧疚感。
因为年少时候自己的一时懦弱,眼睁睁看着撞伤弟弟(刘奕铁 饰)的肇事车辆逃逸,“可能他一直过不去心里的这道坎,背负了很多东西。”
电影里交代了老大为找到肇事车辆,特意考取了货车驾照,开着货车跑遍全国。在乔杉看来,这就是老大的纯粹,“我觉得他可能试图放弃过,这件事就像灯的开关,只要一打开,整个屋子就亮了。可灯的开关一直会在那里。”
这种心态好似成为了一种惯性,“他没再为自己考虑过,一直想如果弟弟先成家,至少自己他心里就会好受一点。”
02
除了对角色有着特别的理解,这次拍摄的“熟人局”也给创作带来了不少惊喜。
刚接到剧本时,乔杉没预料到会有现在的阵容,“人越码越多,像亲人相聚一样,大家都很高兴。”剧组现场氛围格外愉快,经常演着演着,几位喜剧演员就会碰撞出新的火花。
比如他和马丽有一场对手戏。马丽看着照片就开启“吐槽”模式,乔杉反而觉得感觉很舒适,“很随意,很生活的状态。因为大家配合的次数很多了,而且都是老朋友了,在一块就会很默契。”
虽然拍摄的时候,东北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度,但大家只要聚在一起就会讨论剧本,“我们增加了很多东西,也去掉了很多内容。”
尤其是电影最后的高潮戏,在原剧本里,大家是分帮打斗的,“但我觉得这对老大而言,力量感不够。”因此乔杉建议用铲车将“犯罪基地”全部铲掉,“有一种复仇感和力量感。”
甚至在老大要不要朝反派黄天盛(周大勇 饰)开枪的细节上,大家也反复斟酌。直到拍摄那天,大伙儿才确定了这版结局,“老大肯定要打这枪,观众才会觉得爽。”
只是老大更需要放下,不仅是对于弟弟的交代,更是对于自己。
至于反派的结局会如何,更多是应了那句俗语,“恶人自有天收。”最后,他死在了自己手下的手里,也呼应了当年肇事逃逸所种下的恶果。
令不少观众最意外的是,在电影《一雪前耻》中,乔杉昔日在《爱笑会议室》中的搭档修睿惊喜现身客串,两人多年后再度同框合作,颇有种“爷青回”的感觉。
“挺亲切的。”此次拍摄恰逢春节,乔杉就招呼来了回大庆过年的修睿,“以后有机会还是会合作,观众满意就好。”
03
如今的乔杉越来越忙,几乎每个重要档期都会有他的作品。偶尔也会在工作之余,和老友聚在一起忆往昔。
除了修睿,从《爱笑会议室》走出来的崔志佳和乔杉也保持着联系。两人时常聊到过去的作品,虽然很青涩,但那时候的创意很好,“大家都很单纯,那个时候脑子会转的很飞,真的非常快乐。”
随着大家年纪越来越大,他们这群人总还是希望能重新聚在一起做点事,“但还是需要合作的机会。”
在乔杉的创作清单中,仍有不少愿景。譬如当导演,但他不喜欢为了要完全这件事而完成,“还是想给观众呈现一些好作品,看起来比较新颖,比较好玩的东西。如果没有的话,宁可不做。”
有时候他也会想再回到舞台上。被大众认知之前,他一直深耕舞台表演,那时候不止喜剧,还涉猎过悲剧、正剧。在乔杉心中,舞台始终是个“瘾”,“希望未来能有时间留给舞台,真的太想念了。”
这几年,乔杉陆续出演不同题材类型的作品,尤其今年也出演了剧集《乘风踏浪》。但在观众眼里,乔杉的标签仍是一名喜剧演员。
乔杉并不在意,“喜剧太难演了。”
不仅是表演过程,还投射在现实生活里,为了一个梗,大脑从来不会停下来,“有时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,甚至有时候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,想能融入大家,脑子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。”
虽然他有时候会觉得这种条件反射很“痛苦”,但他并没有停下来歇一歇的打算。
他始终记得范伟对他的教导,“趁年轻要多拍东西,一是积累,二是要给观众带去一些好作品。”步入“不惑之年”之后,乔杉也更通透,“现在正是当打之年,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”